小龙女哀悼金庸说了什么 金庸查良镛生前遗愿是什么
第二任妻子朱玫则是金庸创业时相濡以沫的伙伴,她是《明报》创刊后最早的女记者,曾经在最困难的时候变卖首饰支撑报社运营。到了《明报月刊》初创的时期,他们已经有了两儿两女,朱玫除了照顾孩子,还要给金庸送饭。1976年1月,《明报月刊》十周年,金庸在回忆文章《“明月”十年共此时》写道: “我妻朱玫每天从九龙家里煮了饭,送到香港来给我吃。”
只可惜共患难的感情没有坚持到共富贵,也是在这一年,他们的大儿子查传侠自杀,金庸也与朱玫正式离婚,之后与小他29岁的林乐怡开始第三段婚姻,并且维持至今。
从那之后,朱玫不再与金庸往来,去世时,替她拿死亡证的是医院员工。
谈及朱玫,金庸始终认为自己对她有歉意——
别人怎么看我不管,但我对不起她。我的爱情观不够道德。一个人一辈子的爱情,只爱一个人,一生一世只爱一个人,我做不到。
金庸和黄霑、蔡澜、倪匡并称 “香港四大才子”,四人才华、性情各不相同,彼此交情也非同一般。1988年除夕夜,黄霑迎娶香港著名作家林燕妮时,金庸是他们的证婚人。
1988年除夕,黄霑在金庸见证下向林燕妮求婚。 左起倪震,林燕妮,金庸,黄霑,李嘉欣。图/ 网络
黄霑一生写过两千多首歌曲,其中最成功的作品,多为武侠奇幻电影所作,而要论最经典当属为《笑傲江湖》写的《沧海一声笑》。
写这首歌时,黄霑正处于人生最低谷,和林燕妮分手,自己投资的电影公司经营失败,负债累累。接到徐克的任务之后,黄霑写了六稿都被他退回,最后无意中翻《中国音乐史》得到“大乐必易”四个字,想到将最古老的音阶“宫商角徽羽”反其道为“羽徽角商宫”,才一气呵成。
如果说金庸用文字构建了一个快意恩仇的江湖,那黄霑就是用歌写出了最豪气的侠义,他们俩共同构建了一代人对于武侠的回忆。
1997年香港回归后,黄霑和金庸因为支持的特首人选不同,在报纸上隔空对吵,黄霑怒而表示和金庸决裂。
2004年11月24日,黄霑因为肺癌在香港去世,享年63岁,如今金庸辞世,四大才子只剩蔡澜、倪匡两位。
2009年1月22日,金庸的好友梁羽生先生因病在悉尼去世,享年85岁。
金庸和梁羽生曾是香港《大公报》的同事,他们关系亲厚,一起喝酒下棋、品评书摘。彼时,旧派武侠小说不被文学界所重视,难登大雅之堂,声势萎靡。1952年,有一场著名的拳师比武在澳门举行,为了应景,《新晚报》请梁羽生写武侠连载,《龙虎斗京华》就此诞生。谁料,连载半年后,好评如潮,原本只打算写一部的梁羽生只好续写了姊妹篇《草莽龙蛇传》。
1955年,梁羽生的作品连载完结,随后,不甘寂寞的金庸接替梁羽生,《书剑恩仇录》横空出世。江湖从此翻天覆地。人们总喜欢拿金庸与古龙比较,但事实上金庸却和梁羽生相互较量多年,他们共同扛起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大旗,号称“金梁并称,一时瑜亮”。
这种“较劲”的友谊持续了几十年。1994年,70岁的梁羽生在一次研讨会上说,自己只是个开风气的人,“真正对武侠小说有很大贡献的,是今天在座的嘉宾金庸先生……他是中国武侠小说作者中,最善于吸收西方文化,包括写作技巧在内,把中国武侠小说推到一个新高度的作家。”
金庸与梁羽生二人对坐下棋。图/ 网络
15年后,金庸以同样的谦虚回应这位老友。在梁羽生的葬礼上,金庸在挽联上写到:同行同事同年大先辈,亦狂亦侠亦文好朋友。署名是,自愧不如者,同年弟金庸敬挽。
1957年,金庸离开《大公报》,进入长城影业。至于金庸为何做出这个选择,坊间认为,多半是因为夏梦——“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有见过,我想她应该像夏梦才名不虚传。”为了更接近眼中“最美的女人”,金庸选择去夏梦所在的“长城”电影公司做编剧。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