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白桦茸产业跨境合作 生态环保先行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去”,探寻丝路沿线国家的创业机遇,其中,“近邻”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的白桦茸产业便是中国企业投资的“香饽饽”。
“我们从2012年就开始考察当地的白桦茸产业了,2015年正式与当地的白桦茸企业合资建厂,现在已经到了第五个年头。伊尔库茨克蕴藏着许多投资机遇,但要真正在此立足,中国企业首先要念好‘生态经’,充分理解当地的产业政策。”北京西伯利亚白桦茸研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波对此深有感触。
守着贝加尔湖是伊尔库茨克的一大独特优势。贝加尔湖素有“西伯利亚明珠”之称,是地球上最深的湖泊,也是欧亚大陆最大的淡水湖,其淡水储量约占地表总不冻淡水资源总量的1/5。这里生物多样性相当丰富,湖中盛产多种鱼类,鲑鱼、贝加尔茴鱼、白鱼、鲫鱼、大马哈鱼等。而在贝加尔湖的两岸,则是全球闻名的野生白桦茸核心产区,这里分布着广阔无垠的原始白桦林。白桦茸学名桦褐孔菌,是一种寄生于白桦树上的珍稀药用真菌,有“西伯利亚灵芝”之称。
北京西伯利亚白桦茸研发有限公司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天然野生植物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白桦茸技术研究中心和现代化生产基地便位于伊尔库茨克的贝加尔湖畔。“除了从原始森林采集回来的野生白桦茸,贝加尔湖纯净湖水也是我们工厂非常重要的‘生产原料’之一。”杨波说。在白桦茸超微破壁粉碎工艺中,需要将白桦茸原料与贝加尔湖纯净湖水进行混合浸泡,使白桦茸原料得到充分软化,提高粉碎破壁效率,最终使白桦茸粉末达到微纳米级。
而对于白桦茸工厂而言,由于紧邻贝加尔湖,投资建厂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解决在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保问题。贝加尔湖是俄罗斯人心中的璀璨明珠,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贝加尔湖是俄罗斯人的共同呼吁。近年来,俄罗斯对贝加尔湖地区生态问题尤其重视,保护贝加尔湖的呼声越来越高,政府也加强了周边地区土地使用限制,附近企业有严格的排污等各方面限制。
“我们在生产白桦茸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工艺标准与政策要求,企业拥有完备的废水、废气处理规程与体系,确保企业排放完全达到政府制定的生态环保要求,这是贝加尔湖畔所有企业必须要做到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天然野生植物有限公司董事长巴沙表示。
经过五年多发展,中俄企业共同投资建设的白桦茸企业已经成为当地最具影响力的白桦茸企业之一,率先将超微破壁粉碎、超临界低温萃取、低温真空干燥等现代化工艺用于白桦茸精制,推出100%水溶性白桦茸提取物,并直接带动伊尔库茨克当地500余人就业,受到俄罗斯当地政府的高度赞赏。该合资企业生产的精制西伯利亚白桦茸,已于2016年由北京西伯利亚白桦茸研发有限公司原装引进至中国市场,凭借丰富的原料资源优势和现代化工艺保障,受到国内消费者的喜爱与认可,销量逐年递增。
此外,俄罗斯绿色农业也是北京西伯利亚白桦茸研发有限公司赴俄投资重点之一,计划长期投资90亿卢布,其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已经连续三年成功试种中国马铃薯种薯,2018年种植的油葵、马铃薯种薯规模达3万多亩。在俄罗斯农业合作中,需严格遵守当地农作物轮作种植要求和化肥农药使用规范,按时接受农药使用情况监测。
杨波对中国想要“走出去”的企业建议说,“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首先要坚守绿色发展的理念,无论是农林业、还是食品行业,投资企业都要认真遵守当地环保要求,在合作中发展,在发展时保护。并在充分理解当地生态环保、外国人劳动配额、纳税、汇率等政策的前提下谨慎投资。”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