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导刊》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登陆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俄罗斯原装进口 西伯利亚冷杉精华国内消费受宠

2018-12-18 14:25:04 来源: 中华网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圣诞将至,有一种树最近特别火,美国白宫都在采购它,它就是冷杉。凭借“高大上”的华丽外表,冷杉有着“活体圣诞树”的美誉。除了观赏及木材加工价值,冷杉还被誉为“未来最具健康开发价值的药用树木”。在国内,萃取自西伯利亚冷杉针叶的健康饮品冷杉精华开始受到中老年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国内暂无企业生产、只能通过俄罗斯进口。

珍稀保护树种蕴藏健康价值

西伯利亚冷杉是冷杉属下的一个物种,它是一种常绿松科乔木植物,高达35米,胸径50厘米,树皮平滑,灰褐色。生长于海拔1,900米至2,35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阴湿山坡。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伏尔加河以东地区、中亚等地。西伯利亚冷杉在中国仅产于新疆阿尔泰山西北部的布尔津河上游及其支流喀纳斯河和霍姆河,在哈巴河上游的白哈巴河流域也有少量分布,属国家三级保护渐危种。

西伯利亚冷杉浑身是宝。它的种子可散寒理气,用于治疗胸腹冷痛、小肠疝气和发痧气痛。冷杉新鲜针叶更是预防老年痴呆的天然物质,以我国健康企业北京西伯利亚白桦茸研发有限公司从俄罗斯独家引进的西伯利亚冷杉精华为例,运用现代化工艺从冷杉针叶萃取,含有聚戊烯醇、铁–麦芽酚、氨基醋酸、磷脂酰丝氨酸、酚酸、 维生素E乙酸盐等珍稀有效成分,有助恢复正常免疫反应和恢复正常胆固醇水平的能力,以及缓解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中毒症状、药物成瘾和抑郁。

“西伯利亚冷杉的针叶里含多种单萜类化合物,其中挥发油含有20多种,它具有抗菌消炎、醒脑安神的作用,特别是在提高人体细胞抗氧化能力、增加免疫力方面效果显著。”长期致力于西伯利亚冷杉健康价值研究的俄罗斯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化学副博士卡莉娜介绍说。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老年慢性病日益高发,纯天然植物健康产品的应用前景将极为广阔。

资源稀缺、依赖俄罗斯进口

生产西伯利亚冷杉精华,需要砍伐大量的西伯利亚冷杉树,从新鲜针叶里提取精华。我国冷杉树是很稀少的,属国家保护树种,因此,国内不具备生产冷杉精华的原料条件。

而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原始森林,西伯利亚冷杉广泛分布,是西伯利亚原始针叶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亚地区及我国东北生态环境和气候有着重要屏障作用。根据俄罗斯的法律,允许企业从原始森林间伐西伯利亚冷杉,但间伐多少就需要补种多少,以有效保护西伯利亚冷杉这一珍稀树种和当地生态环境。

“西伯利亚气候极寒,冷杉生长极为缓慢,通常树龄在四五十年的冷杉才进入生殖的成熟期。即便采取了适度间伐政策,但要恢复到原始状态,也需要十余年时间。”北京西伯利亚白桦茸研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俄罗斯托木斯克冷杉研发基地总经理杨波表示。

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北京西伯利亚白桦茸研发有限公司与俄罗斯合作伙伴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共同投资在托木斯克建设冷杉研发基地,进行西伯利亚冷杉的人工培育与种植,通过间伐与补种,获取生产西伯利亚冷杉精华的新鲜针叶原料。目前,该冷杉研基地每年可培育数万株西伯利亚冷杉幼苗。受限于原料资源,西伯利亚冷杉精华产量有限,国际市场一直供不应求。

坚持创新、夯实冷杉产业优势

除了探索西伯利亚冷杉的人工培育技术,提高冷杉幼苗的存活率,中俄冷杉研发团队还致力于冷杉健康产品的创新开发,凭借一系列现代化工艺技术创新,联合开发的西伯利亚冷杉精华已成为国际冷杉行业最畅销的产品之一。

采用专利技术用液化二氧化碳从西伯利亚冷杉新鲜绿叶中提取。该方法相较于利用有 机溶液和水蒸气蒸馏的工艺具有一系列的优势。二氧化碳提取法不利用高温,因此生物活性物质不会被破坏而改变;提取过程中,在碳酸环境下所有微生物全部死亡。通过科学缜密的操作规程,不放过任何天然有效成分,最高限度地提取有效作用物质并使有益的天然物质得到极限的保留和发挥最大的作用。

对一系列的生物活性物质进行了数十次临床前和临床试验,并都取得了良好结果。在针叶树种产品生产工艺领域、在用于治疗及其它目的的针叶树种产品生物活性效能应用领域(包括治疗肝病、老年痴呆、帕金森综合征和有关酒精依赖、毒瘾等病症)已拥有20多项俄联邦发明专利。并在2016年获得了国际质量管理BRC Global Standad Food Safety 认证,西伯利亚冷杉精华生产符合国际食品生产安全要求。

俄罗斯托木斯克冷杉研发基地主任弗拉基米尔·卡瓦廖夫表示,“我们生产的西伯利亚冷杉精华,整个生产过程中不含外源性防腐剂、稳定剂、糖、酒精、水等,是纯天然、纯生态的健康饮品,它可作为身体的保健品用于任何年龄的人群,尤其是中老年人。”

微信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每日推荐

图片新闻

读图

食安观察-《食品安全导刊》杂志官方网站 © 2012-2025 食安观察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530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79, 1101055372号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金融街长安中心5号楼4层403(邮编100043)

联系电话:010-88825653   18500121702

稿件查询:010-51919128